回应型预算法:原理、机制与建构
当下公共预算治理变革要求建立回应型的预算法律体系,由预算权力主体主动回应民众诉求与社会关切.回应型预算法具有公益导向性、“刺激-反应”性和适度回应性的特点,它建构应以预算内容的公开释明、预算利益的协商调整、预算偏差的及时矫正、预算结果的合理评价为轴心.目前我国预算法律制度仍然存在回应事项狭窄、回应程序随意以及回应效果乏力等问题,应从提升预算内容的可理解性、预算过程的可问答性以及预算行为的可问责性着手,促进我国回应型预算法的良序构建,实现预算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回应型预算法、受托责任、预算民主、问责机制
38
D912.21(法学各部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预算法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C015
2017-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