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金宝山富铂钯岩体岩浆源区研究:铂族元素和Sr-Nd同位素约束
金宝山杂岩体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毗邻哀牢山造山带北段,岩体中蕴含丰富的铂钯资源,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中大型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的主要组成为辉石橄榄岩,矿体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于辉石橄榄岩中.地幔是镍矿床和铂族元素矿床最重要的源区,因而对Ni、Cu及PGE等元素行为的研究,是剖析岩浆型Ni-Cu-PGE矿床源区特征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该研究获得金宝山岩体中辉橄岩铂族元素及Sr-Nd同位素数据,结合前人对ELIP中不同类型岩石系列PGE成分研究及Ni、Cu、PGE等元素在岩浆和硫化物中的分配系数,半定量模拟得到金宝山原始岩浆的形成源于地幔中-高度部分熔融(25%~40%)形成的富PGE岩浆(含12.8×10-9 Pd,9.8×10-9 Pt,0.6×10-9 Rh和0.7×10-9 Ir),其铂族元素成分与ELIP苦橄岩成分相当,并且岩浆在演化的过程中遭受了10%~20%地壳混染作用.利用批式部分熔融公式及各铂族元素在硅酸盐矿物和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反演计算得到产生金宝山熔体的地幔约含有5.3×10-9pd,7.5×10-9 Pt,0.75×10-9 Rh和1.5×10-9 Ir,相比原始地幔而言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富集PGE的特征.这表明地幔中-高度部分熔融+大量岩浆与硫化物的充分反应是形成大型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的一种可具备的条件.
岩浆源区、铂族元素、部分熔融、金宝山
25
P618.53;P611;P597(矿床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5,2009CB42100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13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089;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7011;商务部援外项目“津巴布韦哈拉雷、圭鲁地区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2019-0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9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