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5-2321.2004.03.005
北秦岭新元古代后碰撞花岗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应用LA-ICPMS获得北秦岭蔡凹花岗岩体锆石U-Pb年龄(889±10) Ma,代表岩体的形成时代.该岩体富集LILE、贫化HFSE,显示活动陆缘俯冲带I型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岩体又具有富铝、高钾和锶、明显亏损Nb、Ti、P等元素的大陆造山带后碰撞演化阶段花岗岩特征.根据区域构造资料并结合岩体的变形特征分析,蔡凹岩体为碰撞造山过程地壳增厚背景下,在后碰撞拉张阶段由卷入有消减带物质的下部地壳部分熔融所形成,指示了秦岭在该时期已进入由主碰撞挤压转向后碰撞伸展演化阶段,为进一步精细确定北秦岭新元古代陆块汇聚碰撞造山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
后碰撞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北秦岭
11
P591+.1;P541(地球化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32010-C,40072065,40372039;西部高等学校访问学者项目
2004-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