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
@@ 人民群众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动力.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十分重视发挥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在西方哲学特别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要是指独立自主,自我决定,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个人的自由意志和才能为根据,等含义,反之,受他人支配,听命于神谕、迷信和命运,受制于自然或其他外力、权威,缺乏自觉性等等,这些都是人缺乏”主体性”的表现(1).我们所说的”主体性”主要是指以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能动的实践活动为中心,去研究和掌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创立新世界观时,是以对实践和主体性的科学阐述来划清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一切其他人学原则界限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的、主体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人对世界的自觉能动掌握和自主能动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基本原则之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他对淡化和漠视人的主体性、束缚人的手脚、禁锢人们头脑的制度、思想观念和体制实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经济上解放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人们群众的首创精神.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实践、人学思想、思想观念、能动的方面、自主、自由意志、自我决定、哲学、原则界限、物质财富、首创精神、社会主义、人与世界、人民群众、能动创造、历史动力、决定力量
B1 ;G80
常德师范学院校科研和教改项目jj0218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