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在李贺诗歌中的妙用
李贺是我国中唐时期进步青年诗人.他的诗歌比喻极为丰富,无论是写景、抒情、描摹声音、刻划物态,都广泛运用比喻,真是珠玉璀灿,琳琅满目.
李贺诗歌中的比喻大都涉想奇僻,立意新颖,再加上诗人用来表现这种想象的语言十分优美,这就形成了李贺用比的第一个显著特色:浮想联翩,奇丽新巧,富于浪漫主义气息.例如:"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杨生丧花紫石砚歌》)把石工比作"神",这已经是高度的赞叹,但是,李贺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踏天"比喻石工攀上险峰,站得很高,用"紫云"这一绮丽的词藻比喻紫色的砚石,用"磨刀割紫云"这一神奇的景象比喻紫色的砚石,用"磨刀割紫云"这一神奇的景象比喻石工采砚石劳动的壮观.这些奇想都从"神"的喻体引出,非常生动形象.平凡的采石砚劳动被描绘得神话般美丽,诗中的浪漫主义气息被渲染得十分浓厚.从这里可以看出,想象对于比喻是何等重要!再看他的《五粒小松歌》前两句,"蚊子蛇孙鳞婉蜿,新香几粒洪崖饭".第一句写出了小松的形态:满披鳞皮的枝干蜿曲如小蛇;第二句则写出了小松的品格;从几粒新香四溢的松蕊,联想到它高洁的品格,应该为自由自在的古仙人洪崖所享用.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所创造的富于浪漫主义气息的比喻,使我们窥见了诗人自己高尚的人格.这说明,在李贺的诗中,奇特的想象、独创的比喻、浪漫主义的气息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它们以诗人自己独特的生活实践与创作实践作为底蕴,以诗人进步的思想作为灵魂.
李贺诗歌
I207.22;I206.2;I045
2012-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