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0717.2021.04.11
"能力修补"还是"能力陷阱"? ——欧美博士生可迁移能力培养的争议与逻辑要义
新公共管理运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凸显了博士生就业多元化中的能力缺陷,以可迁移能力培养应对相关社会问责成为博士生"供给侧"改革的国际趋势.但可迁移能力培养源于需求的现实指向性与博士生教育对知识创新的理想化追求之间的矛盾,既赋予了其"修补"博士生认知能力、跨学科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价值使命,又使其陷入了逻辑悖论、预设质疑、效果存疑与功能异化的"能力陷阱".剖析可迁移能力培养的内涵与争议,发现其蕴含着从"硬技能"到"软技能"、从"结构化"到"网络式"、从"学科守门人"到"知识工作者"、从"理论建构"到"实践体认"的逻辑要义.
博士生培养;可迁移能力;博士生就业;争议
G649(高等教育)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我国大学生可迁移能力构成及培养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江苏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江苏深入推进高教强省建设的理念、内涵及对策研究
2021-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