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0717.2017.06.031
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障碍 ——评《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困境与突破》
尽管人们经常用文化上的差别来区分不同民族,但文化本身的含义却很难确定.英文中的"文化"是culture,从词源上看该词源于"cult",意味耕种.可见,西方世界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来定义文化的.若以农业生产活动作为文化的起点,那么文化的历史应该很长,大概从人类社会第一次生产大分工开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就有了文化.中文的"文化"一词强调"文"的成分较多,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文化主要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或表现在语言文字上的社会财富.由于语言文字是思维、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所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产品.这同西方侧重于将文化视为一种经济上或技术上的成果大为不同.一般而言,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认识文化.广义上讲,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共同体内形成的、反映该共同体的生产和交往方式、精神水平的物质和精神状态的特征总和.从狭义上看,文化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以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体系.语言是用来区别不同文化的首要特征.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待语言,可以发现语言不单单是一种表达工具,更是反映不同思维方式、文化特征甚至人类发展水平的要素.语言可以是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对象,现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更加有力地说明了语言的重要性,以此看来,语言的内涵异常丰富.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上,我们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文化障碍、文化视角、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生产活动、语言学转向、语言的重要性、文化特征、农业、共同体、语言和文化、现当代哲学、文化的视角、广义和狭义、重要载体、研究对象、生活习惯、人的观念、民族
G64;TB9
2017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ESP教材编写研究"17jsyw-06;2017年度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谱系构建研究"2017NJUST-A-26
2018-0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后插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