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0717.2017.03.016
仁义礼智信五德的早期源流和当代诠释取向
老子是较早以"仁、义、礼、智、信"的顺序来系统化论述道德内涵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大儒结合各自的时代背景和思想主张,从不同角度丰富和细化了五德的思想内涵.原生态的仁义礼智信五德具备了气质—美德伦理的双重属性.五德与五行理论曾经发生过结合,是五德理论不容忽视的一种内涵解释思路.五德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伦关系超越五德气质而导致的狭隘化,以及神秘主义与封建专制结合而导致的神秘化.五德体系的当代阐释需要重视的是达成气质—美德伦理层面的基本共识,以及注重研究思维方式上的民族特色.
道家、儒家、核心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道德仁义礼智信、立德树人
3
G640(高等教育)
2015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个人培养资助项目"国学经典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203165401403;受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2017-06-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