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改制对近代教育的促进作用有限
110年前的1901年9月14日(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日),清廷发布上谕,宣布改书院为学堂,此后全国各地书院相继开始改制,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才基本完成,制度层面的书院从此在中国历史大舞台上消失.书院改制被清廷视为挽救几近覆亡的败局、发展近现代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在讨论书院改制对近代教育的促进作用时,不能仅以书院改学堂的数量来衡量其实际效果,主要应当看书院改制的政策实施以及书院对其改制后学堂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一、书院改制策略本末倒置清代书院与科举是养士与取士的关系,二者关系非常密切.至清末,不少有识之士在批评科举的同时,亦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为科举服务的书院,认为书院开展八股应试教育,无法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汤震批评道:“今之书院之流失,不特肄业之生徒敝敝焉淫心斁力于帖括,以争此铢两之高下.
书院改制、近代教育、学堂、书院与科举、近现代教育、中国历史、制度层面、政策实施、应试教育、实用人才、实际效果、清廷、培养、二者关系、促进作用、制策略、十七年、改制后、大舞台、讨论
G64;K24
2011-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