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267x.2018.07.018
饲料组胺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胃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组胺水平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胃肠道黏膜结构的影响.以初均重为(30.08±0.35)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金枪鱼鱼粉饲料(TFM组)、白鱼粉饲料(H0组,作为对照组)以及白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5个水平组胺的试验饲料(H1、H2、H3、H4和H5组),各组饲料组胺水平分别为53.20、4.30、18.00、56.20、84.60、103.50、158.90 mg/kg.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1)H1组黄颡鱼的末均重、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H0、H2、H3和H4组(P<0.05).黄颡鱼生长速度与饲料组胺水平显示出二次函数关系的变化趋势.TFM、H3、H4和H5组黄颡鱼的存活率显著低于H0、H1和H2组(P<0.05).2) H0组黄颡鱼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黄颡鱼体侧皮肤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3)通过对黄颡鱼胃黏膜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肠道黏膜细胞间连接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饲料低水平组胺对黄颡鱼的胃黏膜、肠道紧密连接未造成显著损伤,饲料组胺水平达103.50 mg/kg及以上对黄颡鱼的胃黏膜、肠道黏膜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造成了严重的损伤.由此可见,饲料组胺水平为18.0 mg/kg时对黄颡鱼生长和鱼体健康是有利的,而饲料组胺水平大于103.50 mg/kg时对黄颡鱼的生理健康、胃黏膜细胞表面结构和肠道黏膜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结构有较为明显的损伤作用.
组胺、生长速度、胃肠道黏膜、紧密连接、黄颡鱼
30
S963(水产养殖技术)
合作研究项目P113400510
2018-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2581-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