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267x.2016.03.028
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饲料对拉氏幼鱼生长、体成分和免疫力的影响
为探讨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饲料对拉氏幼鱼生长、体成分和免疫力的影响,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质源,以豆油为脂肪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3%、28%、33%、38%,脂肪水平分别为5%、8%、11%的12种半精制饲料,饲喂初始均重为(27.60±0.13) g的拉氏幼鱼。每种饲料投喂3个网箱(重复),每个网箱放养30尾试验鱼,进行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拉氏幼鱼的增重率( WGR)、特定生长率( SGR)、蛋白质效率( PER)和饲料系数(FCR)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拉氏幼鱼的 PER 和 FCR 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各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 P>0.05)。23%和28%蛋白质组的WGR和SGR显著高于33%和38%蛋白质组( P<0.05),8%脂肪组的FCR显著低于11%脂肪组( P<0.05),与5%脂肪组差异不显著( P>0.05)。随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蛋白质水平为28%时达到最高值,而全鱼水分含量不受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影响( P>0.05)。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脂肪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但8%和11%脂肪组差异不显著( P>0.05)。嗜水气单胞菌攻毒48 h后,低、中蛋白质组(23%和28%蛋白质组)的存活率高于高蛋白质组(33%和38%蛋白质组),低脂肪组(5%脂肪组)的存活率高于其他2个脂肪组(8%和11%组)。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得出,拉氏幼鱼饲料的适宜蛋能比为23.67~26.03 mg/kJ,蛋白质水平为23%~28%,脂肪水平为5%~8%。
拉氏、幼鱼、蛋白质、脂肪、生长、体成分、免疫力
28
S963(水产养殖技术)
辽宁省农业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渔业新品种引进、开发2015103049;渔业新品种选育与健康养殖技术2011203003
2016-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64-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