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1200.2009.01.041
戏曲十三辙的形成及其实用价值
@@ 所谓"辙",本来是说古代双木轮大车过后,车轮在路上轧出的痕迹,留下的车轮凹印,用在戏曲上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辙口".它是指在创作演唱活动中遵循的音轨韵律,是戏曲、曲艺押韵时对"韵"的通俗叫法.押韵等同于"合辙",合辙也等同于"押韵".前车已留辙,后车必有路,比喻后车要按着前车之辙前进.也就是说戏曲唱词、曲艺唱段、歌词、诗词等,第一句合什么辙(押什么韵),后面也跟着合什么辙(押什么韵),就是人们常说的"合辙押韵".
实用价值、十三辙
J616.1;H11;H07
2009-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9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