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1200.2003.03.010
我怎么想起写《布衣歌》
@@ 发表本子对剧作者来说,是件幸事.《大舞台》师友电令我写篇创作随笔,唉!还随笔呢,戏写得那么压抑.那就轻松点,把余言写成戏言吧!其实也不外两句,一曰"贼心";二曰"贼胆".
"贼心"也就是匪夷所思.生活中,媒体总在揭露形形色色的腐败.我常想,这些人未必开始就坏,他若没做过好事,怎会居如此高位.官当大了就变坏?总当草民就是好人?否!人皆有善恶两性,要不,"丧尽天良"这话,怎么至今仍是骂语中的精确制导炸弹.董仲舒老爷子,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凡人之性,莫不善义;然而不能义者,利败之也".能抑恶扬善,好人.反之,必成"利败之不能义者".他们有权是贪官,无权是歹徒.戏曲舞台上的大义灭亲戏,左"杀子"、右"斩婿",一不留神连包勉都铡了.林林总总,刃卷鬼头刀.多一出这类戏,添不了斤,加不了两,我又何必为之呢.某日,突发奇想,把摘除"恶"的萌芽当创作契机,再残酷地让此举发生在浓烈的亲情之中,让不泯的亲情去撕咬主人公的灵魂,那准好看.一打概念思路腹稿,又有点心软.这么狠的事,哪是我书生所为,又有虐待观众之嫌呢.后来影视圈中的朋友跟我说,观众在审美中,就是"受虐狂",你越狠心,他越说你深邃,这就是"上帝们"的审美法则.英国作家肖伯纳在评论易卜生戏剧技巧时说,"易卜生使用非常厉害的手法狙击观众,把他们绊在圈套里,跟他们交手,老是对准他们良心上最难受的地方开枪……往往把观众弄得非常狼狈."肖伯纳把这说成是艺术魅力之所在.于是我克服心太软,就试着狠狠心,嘟囔了这么一回.还行.
怎么想
2006-07-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