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8361.2018.08.003
任职北大图书馆书记的毛泽东
1918年8月15日,青年毛泽东为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的事,由长沙乘火车来到北京,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家门的长途之旅.他没有去法国,而选择留在北京.10月,经恩师杨昌济的介绍,被安排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书记.一直以来,关于青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的任职多说是图书馆助理员,这似已成定论.据1920年《国立北京大学职员录》,北大没有图书馆助理员这一职位名称.毛泽东在1919年4月28日《致七、八舅父母的信》中,仅说"甥在北京大学担任职员",并没说是助理员.其实,书记一职,自古有之.《新唐书·高适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顾名思义,"书"指书信,"记"指从事公文抄写的人员.后泛指在机关团体中任抄写登记的工作人员为书记.此书记非现在意义上的书记.青年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从事的正是这一工作.直至次年3月,因母亲病重而离职归湘.在北大图书馆的半年时光,他读了很多的书刊,接触了很多的人和事,这个过程和印象,一直深植于他的记忆之中,成为他一生中极为珍贵的经历.
北大图书馆、毛泽东
G25;K877.2;A84
2018-12-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