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七年”史学之集体研究模式——以中科院近代史所为中心的探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个人研究转变为集体研究”被视为新史学的根本转向之一,得到大力提倡. 中科院近代史所建所之初,研究人员多依自己兴趣从事个人专题研究,甚而被批评为”人自为战”. 在崇尚集体价值的整体氛围之下,加强计划性、集体性则势成必然,史学的集体撰著模式不断强化. 虽然当时近代史所学人对集体研究与个人撰述之关系不乏辩证认识,然而在二者之间难以平衡,实际工作中个人研究亦不免受到抑制或被忽视. 当时近代史所学人对”集体写书”模式已有批评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后个体价值重新得到弘扬,原有的集体撰著模式显然已难以因应时代变化. 一些大的项目仍需集众之力,但各人文责自负,约略类似于承包责任制,实为个人专题研究之组合. 此种撰著模式可以提高效率,但又导致著作的系统性缺失. 史学研究、撰著的模式如何更臻完善,仍然考验着学人的智慧.
集体研究、个人研究、近代史研究所
K271(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2018-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