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背后的困境:计划经济时代上海友谊商店考察
在计划经济时期,作为物资供应短缺时代的特殊产物,效仿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而成立的友谊商店同样也存在于中国大陆.尽管头顶国营商店的招牌,但由于其涉外性质以及服务对象一度只限于外国人、华侨和高级干部,因而友谊商店以其“封闭性”和浓厚的政治色彩而在普通民众的印象中十分神秘.事实上,对于友谊商店经营状况和发展变化的考察,有助于了解斯大林经济模式在中国的衍生物的命运.从这一点来说,友谊商店也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
友谊商店、上海、特供、外宾、计划经济
K27(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2014-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7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