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主城区用地结构遥感监测及动态变化
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及其时空演变特征不仅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示城市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适宜性,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基于武汉市1990、2000、2010和2018年4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算法对武汉市主城区内部用地结构进行了长时间序列遥感监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用地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990-2018年武汉市主城区用地结构类型以不透水层、植被和水体为主,用地结构演变模式主要表现为植被和水体向不透水层的转化.主城区内部不透水层面积由1990年的329.73 km2增加至2018年466.69 km2,增加了136.96 km2;植被和水体面积则由1990年的332.74 km2、318.26 km2减少到2018年的320.46 km2、196.39 km2,分别减少了12.28 km2、121.87 km2;裸土地面积较小,整体变化不如前3种用地类型显著.本研究可为城市功能用地制图、城市用地效率分析以及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用地结构、时空演变、遥感监测、不透水层、制图
21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10302;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2018CXZZ001
2019-04-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9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