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001-5733.2011.04.021
基于南黄海海相油气勘探的地震采集技术研究
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区前第三系油气储层主要为中一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厚度大、分布广,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由于厚度小于1000 m的新近系低速地层直接覆盖在高速碳酸盐岩地层之上,对地震波的向下传播起到了强烈的屏蔽作用,使之深部目的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影响了油气勘探的进程.根据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基于AV0(Amplitude Versus Offset,振幅随偏移距变化)与地震波吸收衰减的地震反射振幅理论模拟分析,获得了主要反射界面的地震反射振幅与偏移距关系.在对不同气枪、电缆沉放组合的震源子波特征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选取波形好、穿透能力强的气枪、电缆沉放组合系列,通过试验选择了适宜的采集参数进行地震资料采集,获得了有效深部弱反射地震信号.
南黄海、海相油气、地震采集技术、理论模拟、弱反射地震信号
54
P631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9CB219406;"南黄海海域油气资源普查"项目资助
2011-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061-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