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4107.2023.01.006
Bongor盆地N油田下白垩统PⅠ油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模式及构型演化
扇三角洲沉积体是陆相湖盆重要的油气储集体,确定储层内部砂体叠置关系是油田后期增储上产的关键.以Bongor盆地N油田下白垩统PⅠ油组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井下单砂体,分析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单元,建立由低位域期、湖侵域期到高位域期的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研究砂体叠置样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间湾4类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要的单砂体类型,与四级构型单元相对应,存在切叠型、接触型和孤立型3类叠置样式.由低位域期、湖侵域期到高位域期演化过程中,扇三角洲前缘的砂体由高角度前积式、退积式到加积式、低角度前积式变化;平面上,表现为由长帚状、小朵状到大朵状演化.低位域期,具有水下分流河道构型优势,砂体以切叠型为主;湖侵域期,砂体发育有限,以孤立型为主;高位域期,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构型同时发育,演化为接触型.层序演化控制扇三角洲前缘内部砂体叠置样式与构型展布规律.该结果对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演化及油田后期开发和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构型界面、砂体叠置、P Ⅰ 油组、N油田、Bongor盆地
47
P618.13(矿床学)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3-03-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7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