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博格达山前构造变形与地形定量关系:基于三维建模与地貌分析
东天山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影响,新构造活跃,同时在气候影响下地表侵蚀速率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是探讨构造活动、地表过程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区域;而反映构造变形的断层滑移量和地形起伏度是理解构造和气候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通过三维地震反射深度剖面解译构建东天山阜康断裂带西端古牧地背斜三维构造几何形态,发现阜康断裂带断层倾角约为40°~50°,发育断层传播褶皱,且构造变形起始于断层中部(甘河子附近),逐渐向东西两侧传播.断层滑移量(Sl)与地形起伏度(△H)呈线性相关,基于两者的线性关系,计算获得阜康断裂带中部最大剥蚀量约5.05 km,最大缩短量约为9.20 km,剥蚀速率约为0.38~0.60 mm/a.阜康断裂带比北天山吐谷鲁背斜处的断层倾角更陡,但两处地形起伏度均为断层滑移量的~1/10,说明残余地形主要受控于造山楔构造和侵蚀的动态平衡作用.
阜康断裂带;断层传播褶皱;三维建模;地形起伏度;构造变形;构造-气候相互作用;构造地质
47
P548(构造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9页
41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