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语言建构和文体建构
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围绕大众化文学的语言问题和文体问题展开了激烈而充分的论辩:在语言建构中交织着普通话、方言土语、五四白话、汉字拼音化等多种声音的对话与论争;在文体建构中上演着旧形式、新形式、五四新文学形式之间的争夺.虽未能达成共识,但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和大致的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了丰厚的资产.
文学大众化、大众语、旧形式、新形式
I021(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2014-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9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