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1569.2001.05.015

中国辑佚学研究百年

引用
中国的辑佚学研究是从本世纪开始启动的.本文沿着历史的轨迹,总结了近百年间辑佚研究发展的基本特点、历史过程,对各个历史时期辑佚学研究发展的基本状况、代表学者、主要成果和观点,加以总体的概括和系统的评介,揭示了辑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演讲形成过程,最后对21世纪的辑佚学研究做出展望.近百年的辑佚学研究可相对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发轫时期(清末-民初),主要是皮锡瑞”辑佚之学”的提出和叶德辉对辑佚起源问题的探讨;二是创始时期(30-40年代),主要是梁启超的泛化研究、刘咸炘的探微研究、王重民的个案研究,辑佚现象开始受到研究者的一定关注;三是叙介时期(1950-1985年),主要是前辈学者,把辑佚学视为一种专门知识和文献现象进行泛化叙介和个案研究,又相对分为”文革”前17年(1950-1966)和”文革”后9年(1977-1985);四是理性探讨时期(1986年以来),”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一些青年学子,把辑佚学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理性思考和学科体系构建.

辑佚学、古文献学、20世纪的传统文化、学术百年

K204(通史)

2005-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8-10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东南学术

1008-1569

35-1197/C

2001,(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