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来自中美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依据Hicks和Acemoglu的技术进步方向定义,将生产函数设定为CES形式,使用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方法测定并对比中美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通过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美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跨国传递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整体为资本偏向性,呈逆要素禀赋发展趋势,且与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走势基本一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美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偏向性对中国存在跨国传递效应,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主要受美国影响,但存在1-2年的时滞,而要素禀赋结构和自主创新并未使技术进步转向资本.
技术进步、跨国传递、要素禀赋、制造业、偏向性
19
F061.3(经济学分支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要素与技术耦合视角下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形成机理、路径转换和跨国传递机制研究"7157308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等收入阶段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和生产率提升研究"14BJL03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新增长点培育研究"15AZD002
2017-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