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与变形:建本《水浒传》插图之于文本的接受
建本《水浒传》插图的模式化、表意性特征源于绘工对戏曲表演程式化之借鉴。建本《水浒传》插图的程式化特征隐含着文本的价值判断,下层绘工、刻工对于文本的误读等使文本产生了增殖;而建本插图不分场合的礼节化、梁山好汉的普遍的“儒士化”,与建阳地区深厚的理学底蕴密不可分。
建本、《水浒传》插图、程式化、儒士化、文本增殖
I207.4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明清小说戏曲的插图接受”14YJA751018;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重点项目基金阶段性成果。
2014-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