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审美:从“坐究四荒”到“坐穷泉壑”之变
经历了血雨腥风,魏晋南北朝的文士们完成了从积极参与到达观随遇,从人世的失落到山水的逍遥之转移.宗炳论山水时的“坐究四荒”其实质就是以玄对山水,即以超越于世俗之上的虚静之心对山水.而唐王朝的盛世强音,呼唤着士人们纷纷从山林走向朝堂.宋代更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身居庙堂的文人士大夫前所未有的多.这导致一种普遍的审美立场的转变.从宗炳的“坐究四荒”到郭熙的“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反映了山水画的审美从隐逸立场到士大夫立场的转变.相应地,山水画追求的理想意境也从“无人之野”转向“可居、可游”之境.
山水画、审美立场、理想意境
15
J201(绘画理论)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宋代画学研究"10CF093
2013-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