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1821/dlyj020230675

中国不同类型耕地撂荒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引用
系统性探寻耕地撂荒现象,有助于因地制宜地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基于全国346个代表性山区县的抽样调查,本文利用空间分析和分层线性模型等方法,系统揭示不同类型耕地撂荒的时序、规模、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决定因素,以期为分类推进撂荒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耕地的撂荒时间节点存在显著差异,坡耕地、旱作梯田、水作梯田、平地水田和平地旱地依次撂荒,耕作条件较差的耕地更早遭遇撂荒,特别是坡耕地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撂荒.目前,26.64%的农户经历过耕地撂荒,撂荒耕地的面积占比达到9.88%,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水田撂荒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而坡耕地和旱地则多发于黄土高原、东南沿海和西南山区.撂荒情况受村落和农户特征影响,这两个层面分别对撂荒变异解释了44.83%和55.17%.从事非农工作、年长及身体状况较差的农户更可能撂荒耕地;同时,遭受野生动物侵害、土地细碎化严重且灌溉条件不佳的区域更易撂荒.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压缩了农业收益,使得农户种粮收益偏低,旱作梯田甚至面临亏损.因此,撂荒地的治理应聚焦坡耕地和梯田,政府应积极推动土地流转与整治,普及适合丘陵山区的小型机械,以降低耕地经营成本,提高农耕效益.

耕地撂荒、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分层线性模型、山区

43

F301.24;S157;F299.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项目

2024-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977-199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理研究

1000-0585

11-1848/P

43

2024,43(8)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