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温性草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动态机制研究
温性草原作为维护青海高原草畜平衡和生态安全的重点区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本文依托GEE平台构建长时序、高精度的草地类型数据,结合气候数据,引入随机森林模拟气候因素与温性草原间的非线性关系,对传统残差分析进行改进,以此探究青海高原温性草原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1987-2020年青海高原温性草原面积呈显著增长趋势,主要上升区域为共和盆地、茶卡盆地、柴达木盆地东侧等,下降区域仅占21.4%.②青海高原温性草原面积与气温和降水间呈正相关的区域占比为58.1%和67.3%,其中显著相关区域均在15%以上,可见气候的暖湿化对温性草原面积增加具有促进作用.③青海高原温性草原面积增加主要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其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贡献超过75%的区域分别占比33.1%和32.6%,集中于研究区东部和南部;而温性草原面积减少的主导因子为人类活动,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青海湖沿岸的部分区域.青海高原温性草原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定量研究结果可为草地可持续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温性草原、驱动因素、随机森林、残差分析、青海高原
43
F270;S812.5;O3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98
2024-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941-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