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制度分析的珠江三角洲非国有经济演化
采用历史制度的分析视角,对珠江三角洲城市东莞和佛山在改革开放后非国有经济部门发展结构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两个城市在发展模式和路径上形成差异的内在逻辑.东莞和佛山在改革开放初期选择了不同的集体经济组织方式重组生产资源和发展地方经济,而在改革开放后期,佛山地方政府主导的城镇集体工业转制要远远慢于东莞的乡村集体工业,并采用了次优的内部企业转制策略推进改革.分析表明:珠三角的东莞和佛山在非国有经济部门发展路径上的分叉点在于经济主体对地方特定的历史禀赋和社会网络的利用方式,而初始的非国有经济结构对改革后期的发展进一步构成路径依赖,导致两个城市各异的转制速度和方式.
非国有经济、城镇集体企业、乡村集体企业、产权转制、历史制度分析
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6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09
2018-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334-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