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性:关于乡村性的再认识
乡村性一直是西方乡村地理研究的核心.传统认识中的乡村性被认为是一种乡村本身既有的平面化和单向度的性质.然而,在社会现实和学术思潮的后现代转向下,乡村性被置于“后乡村”的语境中进行重新理解,强调了一种多元化和异质性意义上的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动态过程.当今,“后乡村”的重构牵涉多元主体、跨越多重尺度、交织流动关系,镶嵌于混杂的过程、话语和实践之中,“混杂性”成为理解日益复杂的乡村性的有益视角.从主体混杂与再物质化、网络混杂与关系乡村、意义混杂与融人现代性三个方面,对近年西方研究关于“后乡村”的混杂性视角进行系统评述,重新解读有关乡村性的认识,并探讨其对国内乡村研究的启示.
混杂性、乡村性、后乡村、重构、中国
36
K26;J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39,41271164
2017-12-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873-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