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通道空间效益模型——以珠江口跨海通道为例
跨海通道建设可缩短海湾两岸城市间交通时间,提升城市间经济联系.提出跨海通道空间效益理论模型,并采用城市相互作用强度引力模型,基于GIS计算珠江口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开通前后两岸城市最短时间矩阵,定量分析两岸城市可达性、经济联系强度和空间格局,验证理论模型的科学性.基本验证了跨海通道效益理论模型,结果表明:①珠三角加权可达性水平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核心地区,跨海通道对可达性影响较大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从南向北逐渐减小.②跨海通道显著提升区域经济联系总量,深圳与香港、中山与澳门分别成为珠江口两岸提升最高的城市.跨海通道改变城市经济联系空间格局,促进区域经济联系分布更加均衡.③大陆与港澳间的通关时间是区域城市经济联系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关时间对区域经济联系总量的影响约占四分之一,未来需建立更加便捷的通关程序.
空间效益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交通可达性
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32;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3M530065,2014T70116
2015-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061-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