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与功能安全性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以人工园林大面积种植区西盟县为例
受人类活动强度干扰,大面积人工园林种植区景观结构趋于均质性,仅从景观结构方面分析很难反映景观生态安全性,需将景观功能纳入到景观生态安全研究中才能系统、客观地体现景观生态安全变化特征.以景观干扰度和景观脆弱度作为景观结构安全指数,引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景观功能安全指数,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模型,将安全度从低到高分为Ⅰ、Ⅱ、Ⅲ级,分析2000-2010年西盟县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建立的景观生态安全模型能有效反映景观类型的生态安全性,大小排序为有林地>橡胶林>桉树林>水域>茶园>灌木林>水田>草地>旱地>建设用地.②大面积人工园林的种植使得西盟县景观生态安全由Ⅲ级向Ⅰ和Ⅱ级发生转换,全区景观生态安全降低,但仍保持于中等水平.③西盟县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东北、东南部高,西北、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中课乡景观生态安全性最好,而勐梭镇安全性最差.
景观结构与功能、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人工园林、西盟县
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20,40961031
2015-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581-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