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序的城市数目与累积规模关系探讨
在解读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分析逆向排序的城市累积规模与城市数目之间关系的模型.采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法则与提出的逆序累积规模模型测度了2010年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区域城市体系的地理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位序—规模法则在刻画区域城市体系规模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明显存在首位分布、双中心城市、或者城市数量较少的城市体系描述不够准确,导致使用位序—规模法则得到的Q值和选取的地理变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进行不同区域间城市体系结构比较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整体来看,逆序累积规模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位序—规模法则.在使用位序—规模法则拟合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逆序累积规模模型的普适性更强.β值与区域的经济总量、城市化率、人口密度以及复种指数存在较高的统计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根据各个区域的特征及其发展态势,探索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城市体系化道路.空间自回归模型与一般回归模型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城市体系的形成与演化在空间上联系很弱,基本上处于孤立发展的封闭状态,其原因可能与中国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及地方保护主义有关.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逆序累积规模、位序—规模法则
34
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GD14XGL47;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人才创新项目2014KQNCX151,2014WQNCX109
2015-09-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461-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