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航空公司重组的枢纽机场航班配置网络演变——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航空公司持续重组,航空市场结构不断变化,机场的航班配置模式也不断变化.选择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机场,采用1988年、1994年和2012年的航班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刻画航空公司重组对航班资源配置和空间网络构筑的影响.首先,刻画了航空公司重组历程,分析了其基本特征,考察了三大城市机场的航空公司结构变化特征;其次,从时间维度分析了航班资源在航空公司间的配置特征,凝练市场配置结构;同时从空间角度,分析了总体联系网络及各航空公司联系网络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航空公司重组在政府主导下推动,呈现长时间的集群化整合而形成四大航空公司主导的四条路径,加剧了航班配置和运输市场的垄断性,区域性垄断演变为基地性垄断,基地公司/集团在基地机场占有优势,全面垄断各时刻的航班配置,不但控制大城市间联系而且组织中小城市的联系,形成“基地机场(一)基地集团”的市场模式.
航空公司重组、枢纽机场、时刻资源、时空网络、垄断
34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一三五”战略科技计划项目2012QY004;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08,41371143
2015-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029-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