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影响因素——以重庆市12个典型村为例
耕地利用集约度对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有深刻影响.利用重庆市酉阳县、武隆县、巫山县3个县12个典型村972份有效农户调查样本,基于货币额衡量生产成本,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同时综合价值形态指标与实物形态指标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内部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制定山区农业发展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①不同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内部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劳动集约度、资本集约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基本呈现自然资产型>人力资产型>基本型>缺失型的关系;②研究区正经历着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过程,农户生计多样化显著,但生计多样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耕地集约度的降低;③农业生产补贴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对自然资产型农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故农业发展政策应集中在提高农业生产补贴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前提是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立农业发展的平台.
农户生计类型、耕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因素、政策建议、重庆市
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1161140352
2015-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9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