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水视角下吉林省西部玉米耕作方式优化
虚拟水研究是粮食安全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中观层次上,微观层次研究甚少。为了探讨虚拟水微观层次的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05~2007年在吉林省西部开展了玉米不同耕作方式下虚拟水变化的大田试验。通过分析6种耕作方式(65cm垄台、65cm垄沟、43cm垄台、43cm垄沟、98cm双行垄台、130cm三行垄台)之间单位质量玉米虚拟水含量的差异,及不同耕作方式对单位质量玉米虚拟水含量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适合吉林省西部的最优玉米种植模式,以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提供新思路。经过三年的大田试验,认为98cm双行垄台的耕作方式最佳,不仅虚拟水消耗量小,而且波动也较小,特别是在极端干旱年份其单位质量玉米虚拟水含量最低,建议本地区玉米种植方式应从65cm垄台种植改为98cm双行垄台种植。
虚拟水视角、吉林省西部、玉米耕作方式、水资源高效利用
31
S344(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5CB12110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0559;东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项目106111065202;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
2012-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56-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