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居养老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旅居养老是养老需求升级的产物,有效契合了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在把握旅居养老内涵的基础上,借助推拉理论构建发展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乡村旅居养老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形成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和剖析了典型发展模式.研究发现:①旅居养老是老年群体出于深度体验与生活居住的双重目的,前往旅居地持续性居住的养老方式,对其内涵的把握需厘清行动主体、行为动机、时间界限、移动距离等关键性问题.②在时间维度上,中国乡村旅居养老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表现为类型结构优化、社会资本参与度提升、市场发展细分化的趋势.③在空间维度上,旅居养老的发展与"胡焕庸线"呈强关联性.2005-2020年间高密度核心区由长三角"单级核心"向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足鼎立"格局演化.④在"推力—拉力—中间障碍"的分析框架下,现阶段中国旅居养老的发展以拉力为主导性驱动力,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旅游度假区数量等影响因素.⑤基于对地域发展因素的综合研判,将乡村旅居养老归纳为自然依托型、文旅依托型、康养依托型与多元混合型4种典型发展模式,并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发展路径.
旅居养老、乡村振兴、推拉理论、发展模式、中国
78
TU984.18;TU1;F291.1
2023-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1553-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