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与中国贡献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土地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人类活动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成为"人类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科学评估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和新态势,分析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并提出优化路径,成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应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基于多源土地覆盖数据,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化过程,从景观尺度分析了地类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全球"变绿"和森林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国对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的贡献.结果 表明,1992-2015年全球土地覆被经历了显著变化,全球土地覆被变化度在南美洲中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亚、东南亚和东亚等地形成显著的热点区.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12.98%增至2020年的23.34%,湿地面积增长1908km2,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了力量,同时在城市用地增长、草地和其他用地减少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与全球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城市扩张占用耕地面积居全球第一位,高达7.3万km2.1999-2019年全球叶面积指数存在全球性的显著提高趋势.中国以仅占全球6.6%的植被面积,贡献了全球20%左右的叶面积增加量,引领了全球"变绿"过程.1990-2020年全球森林覆盖度变化呈现出空间集聚性.中国森林面积增长62.84万km2居全球前列,其中西南林区和秦巴山区是林地增长的主要区域,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是森林覆盖度降低的主要区域.中国未来应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协调度,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和更多经验.
土地覆被变化;叶面积指数;森林;全球;中国
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
2022-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35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