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空演变
本文利用清光绪22年以来17个时段的多种历史地图和航天航空遥感数据,采用遥感解译、数据统计分析与历史对比方法,分析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面积的时序变化,探究空间演变特征.结合水利部门发布的典型年份监测数据,检验了遥感获取的湖泊面积精度,误差仅为0.62%.结果 显示: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从1896年的5216.37km2减少到2019年的2702.74km2,萎缩率为48.19%.1949年前的53年为明显萎缩期,年均萎缩15.66km2;20世纪50年代为陡崖式萎缩期,年均萎缩139.05km2;20世纪60-70年代为快速萎缩期,年均萎缩21.66 km2;1980年以来为基本稳定期,年均萎缩0.13 km2,面积仅减少了5.10 km2.就具体湖泊而言,东洞庭湖是各通江湖泊中面积萎缩最大的湖泊,减幅为922.60km2;其次是目平湖,减幅为588.05km2;再次是南洞庭湖,减幅为448.37 km2;七里湖的面积变化很小,但经历了先扩张后萎缩的过程.1998-2002年实施“退田还湖”工程,洞庭湖面积增加了10.50 km2.总体而言,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演变主要表现为大通湖的封闭析出、整修南洞庭湖的湖垸置换与南迁、围垦西洞庭湖的局部残存、东洞庭湖的三面合围以及1998年特大洪灾后有限的“退田还湖”.本文为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战略提供了客观资料和技术支撑.
清末、历史地图、遥感技术、洞庭湖区、通江湖泊、时空演变
75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专题性项目;湖南省科技研究计划
2020-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2346-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