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
风是除流水之外塑造地球景观的第二大流体,以其为外营力形成的风沙地貌在全球干旱区广泛分布,超过40%的全球陆地面积受风沙地貌过程的影响,与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以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风沙地貌,但风沙地貌研究比国际研究晚半个多世纪,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发展的3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1977年)、充实发展阶段(1978-1999年)和国际化研究阶段(2000年至今).现在中国风沙地貌研究的水平整体与国际并行,部分领先.中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风沙地貌研究工作包括沙丘移动规律、风沙地貌区域综合研究、中国独特风沙地貌发育演变过程、戈壁地貌学研究、沙丘二次流以及地外星球的探索研究.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有在未来领跑国际研究的潜势,但风沙地貌学家必需有4个方面的战略思考,即综合集成、地球系统科学引领、全球视野和深空时代的发展.
风沙地貌、中国沙漠、研究进展
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08,41871011
2020-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0页
509-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