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引水口与渠首段经流考辩
鸿沟是先秦至魏晋时期中原地区一条重要的人工运河,对古代北方地区水运交通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其引水口和渠首段经流的问题,至今仍存歧见.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史料及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与分析,深入探讨了战国至魏晋时期鸿沟引水口与渠首段经流的变迁过程,结果表明:①战国时期,魏国在荥阳一带的实际控制线当在魏长城以西,包括当时的卷邑、衍邑等,魏惠王初开鸿沟运河时,其渠首段是利用流经魏国境内的济隧河道,而不是利用流经韩国境内的荥渎河道;②秦兼并六国过程中,消除了国界的障碍,并在广武山设置了敖仓,为水运转输方便,遂将引水渠道西移至距敖仓较近的荥渎河道,并在荥口设置水门,以控制航运;③东汉后期,荥渎被黄河泥沙侵淤,鸿沟渠首段再次西迁至有柳泉、广武涧等清澈溪水注入的石门水河道,并一直沿用至隋开通济渠.
鸿沟运河、引水口、渠首段、历史变迁、荥阳地区、战国至魏晋
72
I02;H31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14FY210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27 [Foundation:The Special Program for Basic Work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No.2014FY210900;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271227]
2017-05-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7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