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引发了强烈关注.现有有关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多关注土地利用与城市内涝的关系,而对于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影响的研究则不多.本文以内涝问题严重的深圳市为研究区,利用深圳市2014年5月11日暴雨期间内涝点数据(共278个),选取类型水平上的最大斑块面积比例(Largest Patch Index,LPI)、斑块聚集度(Patch CohesionIndex,PCI)、景观破碎度(Landscape Division Index,DIVISION)、景观水平的蔓延度(ContagionIndex,CONTAG)、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s Diversity Index,SHDI)共5个景观指数,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不透水率、植被覆盖度、降雨量、地形地势及雨水管网密度等内涝影响因子,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究深圳市景观格局对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中,住宅用地等建设用地对内涝灾害影响最大,其面积比例的增加会加剧区域内涝程度;②城市各类型景观格局特征中,建设用地斑块的优势度、聚集度越高,景观破碎化程度越低,区域的内涝程度越高,绿地的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与建设用地相反;③城市整体景观特征中,景观整体越复杂越不易引发内涝灾害;④不透水率等人为因素比降雨量等自然因素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程度大.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使人关注到地表景观格局对内涝的重要作用,为内涝治理和景观格局的规划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景观格局、土地利用、城市内涝、深圳市
72
S29;S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747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330747
2017-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44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