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375-5444.2005.04.016
对江苏胥溪河成因及其开发利用的新探讨
胥溪河东坝北岸7508钻孔柱状剖面中-3.7~-5.8 m深处2 m厚的砂夹泥砾土层和东坝至下坝间的8179号孔下部存在4.5 m厚的中、粗、细粒砂层表明,在春秋吴国开凿胥溪运河之前,该处就存在规模较大的天然河流;胥溪河沿岸薛城遗址、朝墩头遗址和下家宕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存在,以及胥溪河两岸1 km范围内地表数米之下厚达数十米的淤泥层更是古中江在胥溪河一带存在的重要证据.目前胥溪河东坝所建的船闸不利于水阳江和太湖水系的沟通,也不利于发挥胥溪河流域灌溉和航运的应有作用.若能及早开发芜(湖)-太(湖)运河,即进一步拓宽芜湖→固城湖→胥溪河→东坝→溧阳→宜兴→太湖的水运航道,清除水阳江和太湖水系之间由坡积物构成的分水岭岗地堆积物,不仅可缩短长江入太湖的水上航线,还可分流长江航运船只、保证安全通航率、开发古河道砂砾石资源、稳固长江堤防,解决长江下游灌溉、分洪、排涝和冲污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推动胥溪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江苏、胥溪河成因、钻孔资料、河道开发利用、芜(湖)-太(湖)运河
60
K9(地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103;南京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2005-08-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7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