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375-5444.2002.01.001
中国风蚀景观面积变化与地表风场强度的关系
利用遥感调查的1995~2000年中国土地利用成果进行中国风蚀景观变化过程的分类,对不同风蚀景观发展过程进行了地理分区.探讨风蚀景观变化的方向和速度,特别是土地发生风蚀沙漠化的趋势.在中国近400个气象站点1999年每日4次观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风向频率、风场强度及风能参数的计算,分析风速频率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k和幅度参数c.利用GIS方法生成覆盖中国的1 km网格,对风场强度等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生成中国地表风速空间分布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1999年风速变化状况并探讨风场的变化过程.利用RWEQ风蚀预报模型中的计算方法生成了的风场强度指数.结合风场强度数据,进行风蚀区内风蚀景观变化类型分布数据的对比,指出强风场的存在促使中国西北广大干旱区的草地和耕地遭到破坏,并探讨了风能对土壤风力侵蚀和风蚀景观的驱动过程.同时,在分析风能与风蚀景观空间分布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降低土壤风蚀的措施.最后指出了建立风速和风向驱动下的不同景观的土壤颗粒侵蚀和堆积量模型的重要性.
土壤风力侵蚀、风能、Weibull分布、土地利用、中国
57
P931.3;P425.6(部门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1-Y-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