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3249.2018.06.017
环绕洱海的历史
彩云之南,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湖泊,好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流传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在这些璀璨的高原明珠中,一湖狭长如月的碧蓝尤为引人瞩目,它温柔多情、它深邃明丽,好像一只眼睛深情地凝望着这片土地,它就是白族人民的金月亮,大理的母亲湖——洱海!洱海古称叶榆泽、叶榆河、昆明湖、昆弥川、西二河,白语音为“耳稿”,意为“下面的海子”.大约在350万年前,因喜马拉雅地壳运动,洱海地区断陷成一个湖盆,在外力的侵蚀下,冰川退缩,水流汇集于此而形成湖泊.洱海湖水清澈,水质优良,经过数百万年的发育变化形成今天的湖形——北起洱源,西依苍山,东接山地,南至下关城区,由西洱河经天生桥向西奔流而去.洱海全长约42公里,东西最大宽处有9公里,水域面积约25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米,最深处达21米,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
2018-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