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活力与建成环境非线性关系研究——以双休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来营造和发展城市活力是建设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的重要举措.论文以双休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使用人口热力数据量化城市活力的时空分布特征;选用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的SHAP可解释性模型(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GBDT-SHAP)测算城市建成环境对城市活力的非线性影响,并提取关键变量的最佳阈值.结果表明:①双休日武汉市主城区城市活力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时间、空间和功能异质性.城市活力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中心高、外围低"的特征;在时间上,从7:00开始逐渐提升,下午和晚间达到顶峰.②武汉市主城区建成环境显著影响了城市活力强度,且其非线性影响和阈值效应明显:大型商圈的影响阈值大致在3000~4000 m,地铁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主要在城市内部且地铁站服务范围在1500 m以内,POI混合度超过0.4后会抑制城市活力.SHAP模型弥补了传统多元线性模型在可解释性上的不足.③到CBD的距离、离地铁站距离、天空开敞度以及商业类型存在时间驱动效应,随时间变化对城市活力的影响重要性会发生相应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主城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贯彻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做好地铁交通与大型商圈的衔接,是增强城市活力的有效措施;设置户外开放空间,有利于促进居民晨练和社会活动;增加小型餐饮和娱乐场所也是增强夜间活力的措施.
城市活力、建成环境、非线性关系、阈值效应、GBDT-SHAP、武汉市
42
TP391;F279.246;TU9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30107
2023-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716-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