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P6耦合模式对青藏高原积雪的未来预估
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历史模拟试验以及情景预估试验数据,分析了 21世纪中(2035-2064年)、后期(2070-2099年)青藏高原积雪相对于参考期(1985-2014年)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参考期,21世纪中、后期青藏高原平均年积雪日数、平均积雪期均表现为减少,减少幅度总体随着人为辐射强迫的增加而加大;除低强迫情景外,21世纪后期的减少幅度均大于21世纪中期;空间上总体表现为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减少幅度大于西北部.21世纪中、后期青藏高原积雪初日均表现为推迟、积雪终日均表现为提前,积雪初日推迟天数是积雪终日提前天数的1.5~2.0倍;人为辐射强迫越高,积雪初(终)日推迟(提前)天数越多;相同情景下21世纪后期积雪初(终)日推迟(提前)天数均多于21世纪中期.降雪(气温)与年积雪日数呈正(负)相关;随着人为辐射强迫的增加,降雪对年积雪日数的相对贡献率总体呈增加趋势;空间特征表现为降雪(气温)对青藏高原南部和北部(东部和西部)的年积雪日数的相对贡献更大.7-12月降雪的减少幅度大于1-6月,这可能是积雪初日推迟天数多于积雪终日提前天数的重要原因.不同情景下青藏高原未来积雪变化差异明显,由此可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减缓未来青藏高原积雪的减少速率至关重要.
青藏高原、CMIP6、积雪日数、积雪期、气温降雪贡献率
44
P467(气候学)
2024-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