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0-1949年川渝地区干旱时空变化
以县级行政单元(县、县级市或区)为研究单元,定量化川渝地区1450-1949年干旱等级,统计干旱发生年数,利用Matlab 8.3小波分析工具和ArcGIS 10.2空间分析工具,探索干旱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500 a中有312 a为干旱年,每1.6 a发生1次,占比62.4%;早期(1450-1650年)干旱发生频率较高,中期(1650-1870年)降低,后期(1870-1949年)明显增高,存在200 a、100a、65 a、30 a、10 a的周期;②212个区县干旱等级以大旱为主,一般干旱次之,特大旱最少,其比例分别为50.1%、44.2%和5.7%;③空间上以局部干旱为主,范围为1~20个县的年份占了 80.4%,其中低于5个县的年份约占56.0%;干旱频次自西向东显著增高,存在明显集聚效应,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旱情较轻,沱江中游、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沿岸等地较为严重;85%以上干旱集中于四川盆地;④干旱受太阳活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变化和土壤性质等自然因素控制,也受到历史时期人口分布和人类生产活动等人为条件影响.
干旱、致灾因素、川渝地区
42
P467(气候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气象灾害预测预警研究中心项目
2022-07-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2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