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性空间格局——以浙江省为例
在总结乡村及乡村性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基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社会发展4个方面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从乡镇域尺度对浙江省1218个乡镇(街道)单元的乡村性进行评价,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基于评价结果划分出浙江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经济基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均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经济基础、土地利用指数空间差异相对显著,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指数空间差异较小.②乡村性指数整体较低,分布格局呈现由东北向西南、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带逐渐增强的特征.③乡村性指数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浙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乡村性指数低值聚类区域,浙西南地区出现乡村性指数高值聚类区域.④全省乡村可以划分为都市辐射型、传统农业型、生态旅游型、综合发展型四大类乡村,进而提出不同类型乡村的发展路径,以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地区健康发展.
乡村性、乡村分类、乡村振兴、浙江省
42
K902(地理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BJY067
2022-06-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6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