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2018年秦岭南北冷季降雪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72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数据,对1970/1971-2018/2019年秦岭南北冷季(11月~次年5月)降水类型(降雪、降雨和雨夹雪)进行识别;重点关注降雪时空变化特征,探讨降雪与气温、湿球温度的响应关系;依据"夏季-秋季-冬季"Ni(n)o 3.4区海温异常状态,细化4种不同发展过程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分析降雪异常与不同ENSO事件的对应关系.结果 表明:①相比气候平均态(1970-2000年),1990-2018年,秦岭南坡(山地暖温带)降雪量下降了3.1mm,基本与关中平原降雪量(17.1 mm)持平;②空间趋势上,低海拔河谷地带降雪量以年代波动为主,山地高海拔地区为降雪下降区;③秦岭高山地区气温或湿球温度每升高1.0℃,降雪量分别下降23.1 mm和24.3 mm;从地带性角度分析,由北向南气温或湿球温度每升高1.0℃,秦岭南北降雪量分别下降3.0 mm和2.8 mm;④当厄尔尼诺/拉尼娜持续型发生时,关中平原降雪异常偏多;当拉尼娜发展型发生时,秦岭山地和大巴山区降雪异常偏少.当厄尔尼诺发展型发生时,秦岭南北降雪异常呈现"东西分异",秦岭山地东部和关中平原为降雪异常偏少区.
气候变化、降雪、厄尔尼诺、秦岭南北
42
P426.63(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团队项目
2022-03-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6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