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渝川滇黔桂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的异质性及演变特征分析
从地市空间尺度出发,应用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 2006、2011和2016年湘渝川滇黔桂111个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湘渝川滇黔桂地市城镇化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总体逐步增强,且影响系数最高值区域总体稳定在湖南境内的中东部地市;②产业城镇化总体具有益贫性,但在部分地区表现为抑制农民增收,其总体正向影响变大的同时差异性也随之扩大.在空间上,产业城镇化的减贫效应最低值区域从湖南、广西境内集中分布及其它省域分散分布向湖南东南部和广西东北部收缩,人口城镇化减贫效应低值区域和产业城镇化的高值区域基本重合;③土地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有正有负,但回归系数的均值一直为负,总体上抑制农民增收,其减贫效应空间上呈现差异扩大趋势,其最高值由四川北部及东北部、重庆东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区逐步向广西境内集中,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分布格局;④城镇化质量对农民收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总体减贫效应逐步提升,但这一效应呈现出倒"U"型特征.在空间上,湖南地市城镇化质量减贫效应强于其他省份地市.据此,提出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合理优化二三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征地补偿制度和因地制宜地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城镇化、减贫效应、空间异质性、连片特困区
41
F299.21;F301.2;P458.12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平台项目
2021-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522-533